寿宁侯府的大门外,停着一辆马车,朱炜就站在马车前,等着张鹤龄。
张延龄跟着张鹤龄走出府门一看,双腿顿时一软,差点没当场摔到地上。
幸好张鹤龄伸手拉了一把张延龄,低声说道:“放松点,他不是太子,只是长得像而已。”
“哦哦哦。”
张延龄擦了擦额头上惊出来的冷汗,跟着张鹤龄来到了朱炜的面前。
朱炜一看和张鹤龄身边跟着一个长得有些相似的人,立刻便明白此人就是张鹤龄的弟弟,张延龄。
于是朱炜作揖说道:“寿宁侯爷,建昌伯爷,有礼了。”
“我这次来,是来还剩下买山的钱的。”
“一共三千五百两白银,就在马车里,请侯爷随我清点银两。”
因为朱炜是提前还款,所以并不需要支付格外的利息,只用还剩下的本金就行了。
张鹤龄点了点头,说道:“好说,只是本侯难以理解的是,为什么你这么快就筹措了剩下的三千五百两银子?”
朱炜淡淡说道:“我是做生意的,资金流动是很正常的。”
“一共三千五百两白银,数数吧。”
朱炜从五千两白银中,留下一千五百两,将剩下的三千五百两装进一个箱子里,让寿宁侯府里的人抬下马车。
张鹤龄清点好三千五百两白银后,点了点头说道:“是三千五百两没错。”
“好,那我们直接的债务就一笔勾销了,告辞!”
朱炜没有再跟张鹤龄在这浪费时间,让白兴怀驾车将自己和一千五百两银子,送回了官书院胡同。
朱炜离开后,张鹤龄和张延龄看着地上的三千五百两银子,心里直犯嘀咕。
“哥,他是做什么生意的啊,怎么这么几天就周转到这么多银子啊?”张延龄好奇地问道。
“这我哪儿知道?”张鹤龄说道:“管他做什么生意呢,钱给够就行。”
“哥,要不派人调查调查他的底细?”
“我是真的很好奇,一个小孩子,到底能做什么生意呢?”
“哎呀,随你。”张鹤龄不耐烦地说道:“走走走,进屋继续听戏去!”
张鹤龄无所谓,但张延龄多留了一个心眼,打发一个手下去调查朱炜所从事的生意去了。
到了晚上,张延龄的手下回到寿宁侯府,对着张鹤龄和张延龄汇报道:“禀告侯爷,伯爷,小的已经查到朱炜所从事的生意买卖了。”
“哦?说来听听。”张延龄说道。
“朱炜再老秃子山上下办了个一个厂,制造一种叫水泥的东西,是一种跟三合土类似的粘合剂。”
“这种粘合剂的主要成分是石灰,粘土,还有一种从老秃子山上采集的白色矿物。”
“就是个卖三合土的啊,没意思。”张鹤龄不耐烦地说道。
张延龄倒是问道:“那水泥怎么卖啊?”
“五……五十两银子一石……”
“什么?!”
“五十两银子一石!”
“一个三合土而已,怎么会这么贵?!”
张鹤龄和张延龄两人都惊了,他们不知道水泥和三合土之间的差别,还以为就是不同配方的三合土呢。
他们有些不明白,明明只是一个简单的三合土而已,为什么会卖的这么贵。
张延龄又问道:“他们那个水泥厂,一天能卖多少水泥?”
“回伯爷,水泥厂现在一天能生产十石水泥,只要生产出来就会被人买走。”
“其他人想买,还得等之后水泥厂增产之后才能买。”
“卖这么贵,还有人抢着买,买水泥的人是傻子吗?!”张鹤龄惊呼道。
张延龄的手下偷偷看了张鹤龄一眼,犹豫地说道:“侯爷,买水泥的人,是户部的人……”
张鹤龄:“……”
张延龄:“……”
原来这个冤大头,竟然是大明朝廷啊!
张鹤龄不死心地问道:“那水泥卖这么贵的原因是什么?是有什么特殊的配料吗?”
“回侯爷,据说是因为里面加了从老秃子山上,挖出来的白色矿石的缘故……”
听到这里,张延龄听出味来了。
原来朱炜之所以要买老秃子山这座荒山,是因为里面的的矿石啊!
“一天生产十石,一石五十两银子,一天就是五百两银子,十天就是五千两银子,一百天就是五万两银子,一年至少十七万两银子……”
而张鹤龄是以五千两银子的价格,将老秃子山卖给朱炜的……
张延龄满脸苦涩地看着张鹤龄,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:“哥,你好像被坑了啊哥……”
飞卢小说网声明
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,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,涉黑(暴力、血腥)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,如发现违规作品,请向本站投诉。
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,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,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,请向本站投诉。
投诉邮箱:[email protected] 一经核实,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