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咱后悔不该派你出门,一走几千里,标儿你是生生累跨的……”
朱元璋内心真的是无比悔恨。
南京确实有些偏,地势也低洼,夏天湿热难当。
但和儿子的性命相比,这又算什么?
朱标确实是累跨的,西行到长安,又到太原,见秦王,晋王等诸王,查看地方民生,观察地理,从长安,太原,洛阳,开封,整整兜了几千里,走了半年多时间。
这年头是真有水土不服这一说。
健壮的人也未必经的住,好人可能脱一层皮。
就算朱标随员有几百上千人,精心伺候,但朱标的身体也不算强健……这一下彻底完了。
“父皇,还是考虑儿的身后事吧。”
朱标倒还算冷静。
事情到现在这地步,他不冷静也不行了。
“这事先不提,你先安心养病。”
哪怕是最心疼的儿子,朱元璋此时也还没有下决断。
朱标眼眸黯淡了一下。
父皇果然没有下定决心。
公允的说,朱允炆也确实不太够格。
但朱标以为,允炆还小,父皇身体也算康健。
带在身边调教十年八年,允炆又不蠢,还能学不会?
“你放心,放心。”
朱元璋轻轻拍着朱标的手,差点就老泪纵横。
这一刻,这位气质如猛虎般的帝王也是真的伤心了。
就在此时,去朱权宫中的小内侍回转了回来。
朱标接过纸先看了一眼。
腊黄的脸上露出笑容。
“老十七真的聪明。”
朱标点评一句,才把纸递给朱元璋。
也就是这一对真父子相处时,才能这么从容随意。
朱元璋也是扫了一眼,脸上露出满意之色。
“标儿你说的对,老十七是个聪明的,这样咱也放心的多了。”
“十七弟不会犯糊涂的。”
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,朱标当然是意有所指。
但眼下的事,关系实在太过重大了。
这是关系到大明社稷和未来!
饶是朱元璋一生遇大事冷静,做事有决断,但还是仓促间下不定决心。
他轻声道:“这两天诸王至京,咱召见这些混帐们,看他们怎么说罢。”
……
隔了一天,朱元璋就是明发旨意。
替十七皇子,宁王朱权选定了未来正妃。
都督朱晟的长女朱蓁为宁王妃,先定下人选,着礼部择期替宁王完婚。
这件事,朱权显然是选对了。
燕王在北平,整个大宁都司的供给,除了海运的,多半从北平经过。
燕藩的实力,不逊于晋藩,现在是排第二。
宁藩成立后,武力排诸藩第一。
但受制于粮草不足。
如果朱权再有得力姻亲,比如娶了徐达的女儿,直接和朱棣是兄弟加连襟,两个强藩还挨在一起。
这两货朱元璋在,尽可不必担心。
但老朱就是担心自己不在了,朱权和朱棣一旦联手。
二十万强兵和两个擅带兵的藩王。
真的造反了,大明天下就真有颠覆的风险。
所以只能早早限制朱权。
这一次能结亲沐家,也是因为沐家扎根在云南,对朝政和北方的诸王亲藩没有实质的帮助。
朱权算是真的选对了。
工部,户部,地方布政,也是在加大向大宁运送粮草物资的步伐。
接下来就是会下明旨,宁王之国。
朱权一个人闷头想了半天,感觉自己这几天的操作都还算可以。
四哥那里没漏破绽。
大哥那里获得了不小的政治资源和帮助。
父皇那边估计也涮了一波分,虽然原本老头子就很器重朱权。
坐在高大轩敞的殿阁中,朱权时而皱眉,时而轻松的叹息一声。
最终是一脸释然,眉宇间透着轻松。
殿内外侍立着十来个内侍。
在朱权沉思时没人敢吭声,都是老老实实的等着。
有些寂寞和孤单。
朱权看了看自己的虎口。
有一个浅浅的黑色印记。
在他凝神观看的时候,脑海中就有着提示声。
“系统尚未完成激活条件。”
“请宿主尽快抵达藩地,完成激活。”
果然没有变化。
自穿越后,朱权就发觉自己带了这个最强帝王系统。
欣喜若狂的朱权当时就要激活使用。
但系统居然有前提条件,没有之国就藩的朱权没法使用。
朱权这几天折腾着提前之国就藩,一则是自己认识到了留在京城意义不大。
底下肯定是朱允炆的世界。
其次就是为了这个系统。
别人施舍的终究是别人给的。
我给你的,你能拿。
我不给,你不能要。
老朱就是这脾气。
现在朱棣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
飞卢小说网声明
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,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,涉黑(暴力、血腥)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,如发现违规作品,请向本站投诉。
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,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,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,请向本站投诉。
投诉邮箱:[email protected] 一经核实,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