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战在继续,战况极为惨烈。
有的建奴军已经爬上城头。
还好,大明早有准备:
已经煮好的,滚烫的热水倒下去,云梯上的鞑子一声声惨叫,一个接一个地跌了下去。
几个壮汉抬着一根根硕大的木头,朝着城下扔下去,每扔下去一根,就要撞死不少鞑子。
还有些妇女,正在熬金汁,也就是煮粪。
这些汁水,从城楼上倒下去,沾染在鞑子身上,烫的他们哇哇叫。
而且,这东西极容易感染,在这个时代,一旦感染就完全没救了,眼睁睁地死去。
大明的将士们在拼命。
全城的百姓也都紧急动员起来,做些力所能及的事。
他们知道,城一破,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。
刀箭无眼,很多帮忙的百姓也被射死。
但他们的亲人只是含着泪水,把他们的尸体拖下去,然后继续烧水、运木头、煮金汁……
他们知道,小皇帝发布新政策了:
不管是谁,只要在战争中死去,会有朝廷抚养他们一家人。
战争进入到这个程度,双方死伤极为惨烈,这是豪格没有料想到的。
他清查人数,悲哀地发现自己所带的汉人八旗一万人,已经死的差不多了。
剩下的只有,五千精锐女真八旗。
崇祯是个行动派。
他看到他的那些政策对将士的的巨大鼓舞,所以想把这些举措立即实施起来。
所以,他让王承恩把大臣们赶紧召集起来。
“户部尚书郭允厚,你算算朕的那些举措如果完全实施,需要多少银子?”崇祯朗声问道。
郭允厚站出来,略微思索了一下:“据微臣所算,陛下的这些举措,完全实施的话大概需要一千万两。”
他这话一出,群臣中炸开了锅。
温体仁首先进言:“陛下爱民如子,爱兵如民,微臣极为佩服,但是现在鞑子围城,需要钱的地方极多,陛下的这些举措虽然是好的,但微臣认为不宜现在施行。”
“微臣附议,臣也认为这些举措,最好等到明年开春,等税收上来再实行最好不过了。”郭允厚附和道。
这两位一带头,下面的大臣纷纷附议。
崇祯的脸色变了,怒道:
“等等等,你们让朕的将士等到明年,那不是寒了他们的心?”
“等个毛线球,在城头上拼命的是他们,不是你们,对吧?”
“朕心意已决,这些措施立刻实行,一天都不能等!”
“朕会从内库拿出三百万两,你们再捐钱,先把前期的给办了……”
崇祯的话结束以后,本来热闹如街市的大殿安静了。
可以说是鸦雀无声。
有的大臣低头。
有的大臣抬头看天花板。
还有的大臣无聊的玩弄衣服角。
崇祯的脸色极为难看,都他吗的大战临头了,你们这些国家大臣想一毛不拔?
历史书上,本来就记载了,在明末时候,崇祯缺钱,但是那些大臣们临死也不肯拿出来。
但现在,崇祯亲身经历,他才能够深刻的体会到,这些大臣们是有多么的贪婪。
还是没有人站出来捐钱,气氛极为尴尬。
这不是打脸吗?
你们打我的脸,我要你们死!
崇祯叹了口气,有气无力:“周国丈,你是我的老丈人,所谓举贤不避亲,就由你开始吧?”
听到这话,一个头发花白的大臣,浑身颤抖了一下。
他站了出来,脸色乌青,有种肉疼的感觉:
“启禀陛下,老臣虽然为官多年,但一直清廉,并没有多少积蓄。”
“现在大明正在危机关头,老臣愿意带个头,捐献一万两银子。”
崇祯乐了。
你这老匹夫,自夸为官清廉。
你以为我傻,曹化淳早已汇报,你家中财产超过八百万。
比黄立极的还多。
八百万两,国难当头,你他吗的拿出一万两。
剩下的,你留着陪葬去吧!
崇祯心中愤怒,不过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,他想看看其余大臣的表演。
有了周国丈的带头,其他大臣也踊跃了些。
温体仁现在是文武百官之首,他知道今天自己是躲不多过了:
“微臣一家人,上百口人,上有老下有小要养活。”
“微臣这些年的俸禄并不高,但国难当头,也愿意捐出五万两银子。”
飞卢小说网声明
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,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,涉黑(暴力、血腥)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,如发现违规作品,请向本站投诉。
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,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,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,请向本站投诉。
投诉邮箱:[email protected] 一经核实,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