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狐 第二章 少年强则国强

晋狐 向阳生 军事历史 |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:2022-04-24
瀑布阅读
瀑布
从本章开始听

田庄颇具规模,农户几十家,依庄而建。

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

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

庄内水沟纵横,稻田平整,鸡鸭在田间觅食,陆续有牛羊群归圈。

隐隐有世外桃源之意。

从王表口中得知此地为幕府山庄,隶属侨置南琅琊郡,王表为山庄管事之人,家主侨置南琅琊郡王氏一族。

晚餐丰盛,有鸡有鱼,王表以山庄自酿酒水频频举杯敬酒,元荣勉强打起精神应对,因话利导,听多说少。

主人看元荣情绪不高,以为是天气酷暑所致,亦不为意,饭后安排元荣早些歇息。

躺在床上的元荣翻来覆去睡不着,结合王表的话,在脑海里搜索当下时空历史。

东晋时有四大家族,形成于曹魏,发展于西晋,到东晋其势力已达顶峰。

琅琊王氏,后世之人所熟知的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马是东晋开国皇帝、晋元帝司马睿,王便是琅琊王氏一族最显赫的人物王导。

陈郡谢氏,能与琅琊王氏比肩的,唯有陈郡谢氏。“山阴道上桂花初,王谢风流满晋书”,两句流传千古的诗,让王谢二族当年的风光尽收眼底。

桓家,桓温是晋明帝的女婿,官升至大司马,此后在朝中长期执掌朝政大权。

颍川庾氏,在汉魏六朝是一个功勋卓著的家族,对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而自己现在所处的就是琅琊王氏所属的田庄。

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呢,摔了一跤竟能摔到东晋来,怎么才能回到后世呢?

在元荣翻来覆去感怀身世的时候,田庄的管事王表修书一封把今天发生的事详细记下来,安排男仆快马送至琅琊郡家主府。

第二天,田庄管事王表陪元荣在田庄内闲逛,所见之处农夫田间劳作有序,农妇摘桑养蚕,浆洗持家,孩童竹杖做马,却不见有学堂和医馆。

“庄主,这么多及学小儿,怎么都不去学堂呢?”

“先生有所不知,家主宗人府有学堂,便不许田庄另置学堂。”

“田庄儿童可有去宗人府学堂?”

“并无,田庄是劳作之地,田庄之人世代劳作,宗人府不收田庄之子。”

元荣叹了口,东晋门阀制度下,统治者为了阶级利益,自设沟垒,不给农人子弟上升的通道。加上农人终日田间劳做,以求温饱,有心而无力。

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;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独立则国独立;少年自由则国自由;少年进步则国进步;这么浅显的道理,怎么会有人不知道呢?”

王表大惊,听得是震耳发聩,既是田庄管事之人,自然是读过书的,识过字的人。这般言论,简直是惊世骇俗。

说话间有一粗壮男子远远跑来,一边跑,一边大声的喊着“庄主,庄主。”等跑到王表身前,磕头如捣蒜“庄主,我家媳妇产厄之灾,人快不行了,想办法法救救王顺的媳妇和孩子吧。”然后放声大哭。

王表急得也是直跺脚:“坐婆呢,坐婆呢,坐婆不在吗?”

那汉子哭道:“坐婆没有办法,坐婆让我找老庄主来的。”

元荣见壮,搀那汉子:“是哪一家,快带我过去。”

汉子不理,抬头看着王表。

王表拽着元荣的袖子:“跟我走!”王顺这才跳起来急急跟在二人的后面。

来到王顺家,王顺家中屋有几个农妇在屋里急得团团转,偏屋即是产房,产妇面色蜡黄,汗水湿了上衣,一青年女子手握产妇的手,一坐婆伏于产妇双脚间。

元荣抽出中屋床上的麻布单子,双手举过额头,进到产房。屋内妇人皆是惊叫。这里太惊世骇俗了,哪有男人进入产房的。至亲男性也没有在女子生产时进入产房,更别说是外性男子。

对元荣而言,这太正常不过了,根本就是一种职业本能,且充分考虑过了女性生产的特殊性,所以才用单子举过额头以遮住双眼的举动。

王表是个明白人,且年岁较长,见元荣如此,心中除了敬重,并无他想,遂安慰屋内女性不要惊慌。

元荣将单子覆盖住产妇的下体,指示几个妇人和坐婆协助产妇双膝与肩同宽跪于床上,在膝盖处放置被褥、头处放置枕头,将胸与肩膀紧贴于床面,头部侧向外,两手贴于床面、双膝弯曲、大腿与地面垂直,臀部、大腿至小腿尽量呈90度,然后退出产房。

元荣进入灶间,点火烧水,一个人看着灶膛里的火发呆,这些妇人都被产妇吓坏了,慌乱中竟忘了烧热水。

庄主王表一会儿进中屋,一会儿进灶间,来回走动。王顺抱头坐在中屋的门槛中,一言不发。

半柱香时间,婴儿响亮的哭声传了出来,元荣把水起入木盆中,调好水温,走出灶间,把木盆递给汉子,示意他把木盆端进产房。

回王表房舍的路上,王表拱手对元荣道“两日救回三条人性命,先生真神医也!”

元荣拱手道:“医者仁心也,人命至重,有贵千金,不足挂齿。”

回到家中,王表将所发生的事讲给老妻听,老妻也是啧啧称奇,让王表将元荣所用方法详细用麻纸记录下来,吹干墨渍,珍而重之地放进一个木匣子里,匣子里有若干金银手饰,看来这些都将是传家之宝。

用过午饭,因夏日炎炎,元荣有心要睡午觉,坐在院子桑树下昏昏欲睡。

王顺手提几条用草绳穿腮而过的鲫鱼来到王表的院子,鲫鱼还在不停的扭来扭去,看来是刚从田间抓来的。

王顺放下鱼,拱手感谢元荣救了老婆孩子的性命。元荣执意不收,让王顺拿回家去给刚生产的老婆熬鲫鱼豆腐汤。

两人谦让间,吵醒了午睡的王表。

王表抓着元荣的袖子道:“先生说的鲫鱼豆腐汤,鲫鱼常见,豆腐是何物?”

元荣拍了一下额头,这才想起来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不是为了发明豆腐而发明的,而是在炼丹的时候,无意促成的,豆腐非皇室不可得,距今已不可考。

笑道:“田庄可有黄豆?”

田庄自然是有黄豆的,元荣带着王表王顺,三个男人取黄豆两斗,洗净放入木桶中泡发。

夏日温度高,黄豆在两个时辰内就泡得粒粒饱满,颗颗金黄。等泡发黄豆期间,元荣又取青盐若干,放在锅中熬制,待盐化,又冷却静止,取卤水备用。

整个过程王表王顺两人也不言语,元荣让干啥就干啥,而元荣也不解释。

田庄磨坊中,王顺推磨,元荣手执木勺,将泡发的黄豆一勺一勺放入磨眼中,乳白色的豆浆顺着磨盘流入木桶。

王表家中,三人将过滤好的豆浆放入锅中,锅开后取火,待豆浆冷却后元荣将上面的一层豆皮用竹签取出放在一边。取两瓢豆浆入木盆,然后把卤水放在锅中,边放边搅拌。待出现豆花,又取出两瓢豆花放在另外一个木盆。把余下的豆花倒在铺有麻布的筛子上,系好麻布,放上木锅盖,再压上一块青石。

王表的老妻这时也围了过来,据她说是被豆香吸引过来了。

一柱香时候,解开包豆腐的麻布,用手把豆腐切分成一块一块。

元荣看着三人吃白豆腐的样子笑眯了眼。

晚饭是豆腐宴,有豆浆,放糖霜的甜豆花,放浇头的咸豆花,凉拌豆皮,小葱拌豆腐,红烧豆腐,鲫鱼豆腐汤。

王顺吃得手舞足蹈,王表和老妻吃得眉开眼笑,有那么一瞬间,元荣感觉所有的抑郁似乎消散了。

元荣盛了一大碗带有两条鲫鱼的豆腐汤,几块白豆腐让王顺带回家去,王顺老婆现在更需要鲫鱼豆腐汤,元荣告诉王顺说,鲫鱼豆腐汤可让他老婆有更多的乳汁哺育刚出生的婴儿。

天气炎热,豆腐不能隔夜,于是田庄庄主王表让田庄的农户来领豆腐,嘱咐他们当天吃完。

王表和老妻兴奋得不能入眠,王表将两张麻纸放入老妻的传家木匣中,一张标题:豆腐制作方略;一张标题:鲫鱼豆腐汤催乳。然后修书一封,让仆人连夜送往琅琊郡家主府。

元荣躺在床上,像烙面饼似的,翻来覆去,不能入眠。

飞卢小说网 zixun.one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,创新、原创、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!

按左右键翻页

最新读者(粉丝)打赏

全部

飞卢小说网声明

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,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,涉黑(暴力、血腥)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,如发现违规作品,请向本站投诉。

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,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,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,请向本站投诉。

投诉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一经核实,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。

关于我们| 小说帮助| 申请小说推荐| Vip签约| Vip充值| 申请作家| 作家福利| 撰写小说| 联系我们| 加入我们| 飞卢小说手机版| 广告招商

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-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-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〔2022〕3848-114号

飞卢小说网(zixun.one)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(京零通190302号)

RSS 热门小说榜
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/2/24 21:59:54
章节标题
00:00
00:00
< 上一章
下一章 >